一台相机,一位伙伴,孩子们便多了与外界连接的载体,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真实的社会生活。近日,正在上海浦东嘉里城二楼展出的“如影相伴·异彩同行”特需儿童融合作品展,向公众呈现出特需儿童眼中的精彩世界。
“如影相伴”是一个由志愿者陪伴心智障碍类特殊需要儿童开展摄影活动的公益项目。七年来,项目一直得到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凯心公益专项基金的资助支持。
“这个项目的核心是陪伴,陪伴自闭症、唐氏综合症等心智障碍类孩子,他们虽然有些特别,但他们也有社交需求。因此我们让志愿者与孩子一起,走出家门,走进我们城市的各个角落,去接触去观察去交流,真正融合进我们各类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 项目的执行方上海同达人本儿童关爱发展中心理事长马冬爽介绍。
七年里,近百位孩子们参与这个项目,拍摄了数以万计的摄影作品,此次展览则从中挑出103幅面向公众展出。展览分为四个板块:“温暖相伴、发现不同、时光有缘、所爱不负”。
这些色彩明艳斑斓的照片,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很大:夏日残荷形销骨立,将倒影支满了湖面,如同一幅略带沧桑的水墨画,取名《等待莫奈的夏雨荷》;伫立岸边的小女孩,面向湖水悄然沉思,取名《一个人,是自己的朋友》……这些不曾被关注的细节与视角,无论色彩、构成,总有一些小小的连接点,触动着人们重新打量身边事物。
很难想象,这些充满艺术感的相片,均出自特需孩子之手。自闭症孩子苗苗是“如影相伴”最忠实的参与者之一。从12岁到18岁,苗苗参加了几乎每一场摄影活动。起初他拿着数码相机却不知所措,在志愿者指导下,他学会了按自动挡快门,把想拍的东西“框在镜头里”,经常拍到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画面: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几只地面上的昆虫、倒过来拍的房子……妈妈把苗苗每次参加摄影活动的照片都保存了下来:“这是一部小小少年的成长史。”
七年来,复旦、华师大、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生志愿者逐渐成为项目志愿者核心力量。志愿者们带着这批孩子们拍过上海的自然风光,拍过陆家嘴滨江等地标建筑、人文古迹,还拍过最具烟火气的上海弄堂。每一幅作品都是由特需儿童和志愿者联合署名,因为这是他们共同的结晶。透过这些照片,公众不难看到志愿者和孩子们的陪伴互动,感受到公益带给这个城市的温暖。
在不少家长看来,“如影相伴”活动更像一根纽带,借快门之力,帮助他们链接到各类社会资源。其中不少孩子们还参与到了公益徒步筹款、公益快闪等社会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
本次由上海同达人本儿童关爱发展中心主办的展览活动,得到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凯心公益专项基金、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爱心机构的大力支持。展览将持续开放到今年4月7日。